他们也许是你不曾留意到的陌生人,但“义警”的身份却让他们成为疫情防控工作的“群众血液”。他们平时是教书育人的教师,但走下讲台后,也可以穿上防护服成为“棉签侠”。他们也是别人的丈夫、父亲,但“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的品格,让他们义无反顾地走进高风险区。在本轮本土疫情防控攻坚战中,越来越多人加入到志愿服务的队伍里,汇聚点滴力量,共同守护我们的城市。
清城义警“小力量” 助力抗疫“大平安”
“阿婆,不用担心,我们现在送你去医院。”11月14日上午,一位义警搀扶着一位受伤的老人上救护车说道。这是当天发生在清城区凤城街道东湖广场核酸采样点前的一幕。
原来这位老人在完成核酸采样离开后不小心摔倒,还弄伤了手。驻守采样点的清城义警指导员莫潘宇和志愿者闻讯赶过来把跌倒在地的老人扶起,一边叫救护车,一边安抚老人的情绪,直到把老人送上救护车。
“慢慢来,不用急,请先扫场所码。”“请来这边排队,保持一米距离。”……在采样点现场,义警分别驻守在等候区、登记区、采样区等区域,指引群众有序进行核酸采样。在他们的帮助下,采样现场的队伍井然有序,采样人员迅速完成登记、采样等工作。
“我们主要负责的是现场维稳和查看场所码等工作。”清城区义警分队队长黄宏斌介绍,清城义警志愿服务队是一支新生的队伍,工作内容主要是参与警治联勤、交通疏导、法制宣传、纠纷调解、服务引导疫情防控、社区关怀等社会服务。
在本次疫情防控中,清城义警迅速响应号召,组织金湖救援分队、骑行中队、慈念志愿分队、小象城泊分队、援手志愿分队、仁爱志愿分队等多个小队共479人,积极投身多个核酸采样点位的秩序维护、卡口管控、应急救援、疫区巡防等工作,参与服务时长约2700小时,有效缓解警力压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注入强大的“群众血液”。
省职教城教职工化身“大白” 协助高校核酸采样工作
“为何今天‘大白’声音如此熟悉?确认过眼神,再看看防护服上的名字,原来‘大白’是我的老师!”近日,有省职教城大学生报料,这几天,省职教城各校园里突然多了许多“大白”,他们身上写着“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党政办”“纪检室”“学工部”“餐旅学院”……
原来,省职教城近日发布紧急通知,鉴于清远市近期疫情形势严峻复杂,省职教城多所学校实施封闭管理,按照要求每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由于大部分医护人员前往一线支援,各高校要自行组织人员开展核酸采样。为减轻医护人员压力,快速准确完成核酸采样任务,省职教城各校的教职工们担负起扫码、辅助采样的工作,昔日的老师变身了今日的“大白”。
接到通知后,各校立即成立培训领导小组,紧急组织教职工核酸检测采样培训。11月11日上午,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组织近100名教职工参加由校医务室医护人员进行的理论培训、口咽拭子采集方法、正确穿脱个人防护装备等内容培训,培训结束后,教职工积极主动参与学校核酸检测工作,争当“棉签侠”。广东财贸职业学院则在清远市妇幼保健儿童医院派出10多位医护人员的指导下,组织教师核酸采样队伍在4小时内完成12000余份检测采样。
“消毒、戴口罩、戴帽子、戴手套、穿防护服、再戴一层手套、戴面屏……一步都不能少,每一个动作后要记得消毒。手套先检查一下,有没有漏气。帽子再往上一点。”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许美思认真做好培训笔记,把采样步骤牢记心中。
“是不是捅得太深了?”“是不是太使劲了?他好像在皱眉”“左三圈右三圈,我找准位置了吗?”……伴随着一个个疑问,以及内心的一丝担忧,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人力资源部教职工刘付克服一个又一个“恐惧”,不断规范自己的操作,最终,单调的采样动作变成了“自动化”采样器。“当听到有人说‘来这边,这边快’时,心里获得了一些安慰。很开心能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守护校园的平稳安定。”刘付自豪地分享道,他大约完成了一两千人的采样,虽然有点累但特别充实。
连日来,广州、清远的疫情形势牵动了省职教城师生。各校积极响应,落实防控要求,无论是坚守一线的工作者们,还是守护校园的志愿者们,都以各自的方式加入到抗疫行动中,带动广大师生做好个人健康防护,共同守护校园的安全与稳定。
妻子临产在即 他化身“大白”前往高风险区
每天爬楼,协助完成220多名群众上门核酸采样工作,是连日来刘永康在清城区洲心街道高风险区的工作之一。
刘永康是清城区石角镇新基村村民,也是一名退伍军人。得知清城区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消息后,他主动报名,加入石角镇疫情防控工作党群突击队,并于11月10日随石角镇支援队伍出发前往洲心街道高风险区域支援疫情防控工作。
穿上全套防护服,刘永康化身“大白”,与其他突击队员一起,协助管控区群众的上门核酸采样工作。他所负责的区域一共5栋、70多户,共220多人。这些楼栋全部为步梯,刘永康每天都要和医务人员爬楼梯,挨家挨户敲门通知、采样。
在其中一个旧宿舍楼内,居住的都是老人,其中不少是独居老人。“老人家们不缺菜,但缺药品。”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刘永康发现,一些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人有药品紧张的情况,便告知社区工作人员,为老人购药、送药。
为了支援此次疫情防控,刘永康向工作单位申请了三天假期。得知进入高风险管控区三天时间可能不够,又主动提出,自己还有陪产假,可以继续完成志愿服务工作。
原来,此时刘永康的妻子正在待产,原本预产期在11月底。11月13日,刘永康接到妻子电话,称即将生产,心急如焚的刘永康想回到妻子身边,但考虑疫情防控工作人手不足,以及相关防控要求后,选择了留下来。当天,在家人的陪伴下,刘永康妻子产下一女,母女平安。得知消息后,刘永康又继续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
原本答应要陪产的刘永康“失约”,妻子刚开始有些抱怨,但得知刘永康在为管控区的居民服务,也表示理解,并让他注意防护,不要担心家里。
“我非常感谢妻子的理解和支持。回去之后一定要好好陪伴她们。”刘永康说。
据悉,11月7日,石角镇火速集结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组成“防疫小分队”,协助全员核酸检测点维持秩序、测温、扫码、登记等工作,并支援石角镇美林湖、北部万科城、碧桂园三大楼盘排查工作。五天以来,石角镇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共出动逾106人次,服务时长2016小时,助力防疫工作高效、有序开展。(来源:清远日报)